卓选鹏
5月16日,天清气爽,期刊中心工会和党支部共同组织了一次春季郊游考察活动。此行的目标是探寻位于沣西新区的交大科技创新港和至今思之令人感叹的马嵬坡遗址。
汽车在西去的路上奔驰。长年案牍劳顿的交大编辑人有了难得的闲暇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望着窗外一缕缕随车急驰而退的景色,大家不禁赞叹:道路宽阔了,城市更绿了,乡村更美了……
中心主任赵大良老师更是激情澎湃,为此行专门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在前行的路上将新校址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人文环境向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更加勾起了大家对新校址的期冀之情。
车驻于西渭东岸、沣水西滨的沙河古桥遗址博物馆内。眼前的景致使我们顿然意识到已置身于自己想象中的交大科技港之中。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到处散发着淡雅的沣镐古韵和悠远的人文气息。极目望去,初夏的田野绿茵似毯,一片生机。时近小满,麦香袭人;果园苗圃,姹紫嫣红,其间掩映着红砖碧瓦的村落,更是那么的静穆而安然。
正是:初夏乡间美如画,农夫就是画中人。
渭水涛涛,似乎在诉说着周、秦、汉、唐盛世的辉煌;沣水悠悠,又恰似在低吟历史变迁中的荣辱与凄凉;沙河古桥遗址,却傲然地向后人展示着沣西新城昔日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
赵大良老师像是一个导游,他手机中的导航图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他更像是一名出征的将军,一路健步,带领大家在新校区的绿茵中徜徉。我们穿村过庄,越陇翻梁,虽觉腰酸腿乏,但豪情丝毫未减。站在渭水南岸、沣河西滨的交大编辑人,正在以各自的视觉领略未来新校区的风貌,畅想着交大的前景和未来。
西安交通大学诞生于黄浦江畔,植根于黄土高原。119年的风雨洗礼已凝结为交大特有的人文精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爱国爱校”的校风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交大学人。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沣西新城,这方蕴育了中华文化灵根的圣洁之地,其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意味深长。中华的“礼、乐、诗、易”文化无不在此生根发芽,惠及全族。
交大科技港落址沣镐沃土,这是一次现代文明与中华传统文明横亘数千年的时空对接。这既是百年名校的机缘,也是华夏文明的福音。
离开新校区,再向西行,便进入了兴平市境界。眼前一抹高坡横亘天边,坡上旌旗摇曳,青关如锁。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第二站——马嵬坡遗址。
公元755年,藩镇节度史安禄山、史思明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反叛。渔阳战鼓动天地,长安旌旗掩西川。叛军势如破竹,3月之内,黄河以北之地尽入叛军囊中;6月,潼关失守,长安门户洞开,唐皇仓惶西逃。途经马嵬坡,禁军哗变,奸相杨国忠被诛,贵妃杨玉环赐死,留下了千古遗恨——一代佳人殒落于此,魂入香丘。从此,马嵬坡被装进了史册。
马嵬坡兵变,波及不足数里,历时不过一辰,然而它却改写了中国历史,且极具时空张力和文学感染力;一个盛世王朝从此一去不返;一曲美好的爱情乐章弦驻声消。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这里是哲学家的辩论场,历史学家的咏叹调,文人骚客永恒的主题,广大劳苦大众饱经离乱的泪水。
“国家不幸诗家幸”,这里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名词、名文、名曲。一曲长恨歌,一诵三叹;一幕长生殿,涕泪交流。
登兹高坡,忧肠百转。一丘一壑尽收眼底,一草一木如诉当年。唐皇抚军戚客犹在眼前,刀戈相击之声响绝于耳。
登兹高坡,心潮起伏。我们感叹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感慨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古今多少兴亡事,化作碧血铸民魂。涅槃后的感悟才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国泰民安”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和为贵”的思想终将煦耀全球。
一天短暂的旅程结束了,但是大家的思绪却并未就此停止。这也许就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吧!